在紧张的北京时间6月10日晚上,中国男足的比赛在重庆市龙兴球场燃起,一场与巴林队的“荣誉之战”即将拉开序幕。在这样一场焦点大战的背后,伊万科维奇的换人决策却引起了广大球迷和媒体的关注。
就在决战印尼队的比赛中,伊万科维奇遭遇了三次意外的“乌龙”换人。这一反常情况被媒体人潘伟力在社交媒体上公开讨论,他列举了多条证据,为伊万科维奇澄清,指出这并非教练的失误,而是另有隐情。
国足与印尼队的比赛现场,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比赛进入下半场,原本伊万科维奇计划用韦世豪替换曹永竞,然而助理叫来的却是另一位球员杨明洋。当杨明洋发现自己被叫错名字时,感到十分无奈,这样的低级失误在职业赛场上是极为罕见的。
随后的比赛中,伊万的换人决策连续出现错误。第76分钟本该换上王子铭,但却叫来了海港队的魏震;第84分钟准备换下魏震时,却又把李磊误以为是换人目标。短短的22分钟内,场上形势混乱不堪,就连场边的换人和热身球员也陷入了混乱。
这三次“乌龙”换人事件引发了球迷们对伊万科维奇执教能力的质疑。然而,教练连人都不认识,又怎能谈及选人和指挥呢?
回顾3月份的世预赛,类似的情况也曾发生。当时国足公布大名单时,泰山队的李源一并未入选。著名解说员董路分析认为,伊万可能是把王上源误认为是李源一,或是忘记了李源一的存在。最终伊万又补招李源一进大名单,但在战澳大利亚队前夕又将其排除,改招泰山队的黄政宇。
尽管伊万科维奇受到了诸多批评,但潘伟力在社交媒体上迅速为伊万正名,揭示了这三次“乌龙”换人的真相。他指出,换人流程是由伊万先与助手商讨后决定,再由助手将信息传递给翻译和中方教练。正常情况下这一流程是严谨且不易出错的,但此役出现的问题主要是比赛激烈且国足进攻受阻导致的压力下,伊万团队忽略了正常的流程,直接自行叫人,以至于出现喊错名字的尴尬局面。
潘伟力还强调了这是一个纯粹的沟通问题,并非伊万不认识球员或老眼昏花。然而从个人角度看,这次“乌龙”换人也暴露了伊万团队在责任心上的不足。作为国家队教练团队,熟悉和了解每一名球员是他们的责任所在。此外,中方教练团队的存在也使得简单的换人流程变得复杂化、程序化,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伊万团队的松懈和懒散。因此这次事件虽然是个别情况但也值得反思和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