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足球资讯

2025年四大挑战,中国足球需正视现实。

发布时间:2025-07-01 19:36:00点击:273栏目:足球资讯

在中国足球的历史上,一个惨痛的篇章再次被揭开。当中国的国字号球队与印度尼西亚队的比赛以0比1告终,我们再次体验了心如刀割的痛苦。与三年前在河内发生的惨案相比,这一次,中国队以更为屈辱的方式倒在了美加墨世预赛的赛场上,提前宣告无缘参加2026年的世界杯。这是本年度中国男足国字号球队的第三次失败,黯然失色的历史在这一刻被无情地书写。

倘若再将视线转向亚洲舞台,沪上双雄在亚冠的惨败已经让中超联赛的亚冠席位滑落到泰超之后的位置。这四大败局仿佛是四记重重的耳光,将中国足球从虚幻的荣耀中拉回到残酷的现实。原本期待的2025足球大年,如今看来却依旧是中国足球的灾年。

在无缘卡塔尔世界杯之后,中国足球经历了一次从上至下、从里到外的大洗牌。尽管国人对于这项运动的未来仍抱有憧憬,但现实却一次次给予了残酷的回应。从安东尼奥带领的03国青队仅差一步之遥就能进入阿根廷,到99国字号历史性地重返亚运会八强,人们曾短暂地看到了中国足球复兴的希望。然而,当世预赛、亚冠这样的大赛舞台来临,中国足球依旧显得力不从心。

在国青、国少以及申花、海港等队伍相继折戟后,国家队在世预赛中的出局似乎也在预料之中。尽管如此,客观地讲,伊万这一次的执教并没有将中国队带入一败涂地的境地。他曾经带给过我们战胜印尼、巴林的喜悦,也一度让中国队重新燃起入围附加赛的希望。然而,与四年前的本土教练相比,他们的表现几乎是惨案不断,骂声一片。

败军之将不宜再提,但我们必须反思的是,当各级国字号队伍以及俱乐部在各种外战中如多米诺骨牌般一再败北时,中国足球是否已经走上了错误的道路?而需要问责的,绝不仅仅是教练员以及他们帐下的队员。

在这次失利之后,外界将年轻化视为伊万的政绩之一,认为国家队正走在正确的方向上。然而,这种拔苗助长的做法更像是中国足球现状惨淡的一种无力写照。比如在对阵印尼的比赛中,伊万在球队一球落后、陷入绝境时,却将重振球队希望寄托在一位缺乏国际A级赛经验和中超比赛经验的年轻球员身上。这种做法极度违背了足球规律,而从实际效果来看,这位球员也难以承担起世预赛生死战的重任。

不只是这位球员,其他得到重点栽培的年轻球员虽然展现出了一定的潜力,但与经验丰富的老将相比,他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实际上,目前这支中国队的整体建设存在严重不足。球队中缺乏有经验的球员,主力球员的国家队出场次数也大多是个位数。因此,中国队在比赛中发挥忽好忽坏,起伏不定。

这样的窘境并非国足一家之过。在后疫情时代,虽然外界期盼中国足球能够换一种活法,中国足协也针对职业联赛和国字号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新政,但事实却证明这些新政并没有将中国足球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比如在一些国家队中,一些在联赛中无法立足的球员却能在国家队司职主力,这本身就是一种滑稽的现象。而这也正是伊万不得已而为之的原因,实属无奈。

在这样的背景下,外界却以中超联赛新人辈出为理由产生一种莫名的兴奋感。然而,如今中超联赛的竞技水平已呈现出逐渐下滑的趋势,以致于在亚冠联赛中已经成为习惯性惨案。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数年中国足球人才的培养建设中,中超联赛所承载的功能正逐渐向青年联赛靠近。这无疑是一种悲哀。

现在,在各级国字号全线溃败、国家队再次无缘世界杯之后,中国足球与国际前沿舞台的距离越来越远。人们不禁要问,在一声叹息之后,中国足球的管理者们还能做些什么?中国足球什么时候才能走到一条正确的道路上?

本文作者王晓瑞于雅加达报道。本文原载于体坛加app。图片源自网络。在此提醒读者,《足球周刊》第916期现货热销中,封面为2024-25赛季欧冠冠军巴黎圣日耳曼。同时推荐第915期《足球周刊》以及第914期《足球周刊》同样值得关注。武汉女足亚冠冠军封面特别版也已现货热销中。我们期待着中国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