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推着沉重的行李车,在空旷的机场中显得格外落寞,走向那无情的登机口。他的背影孤独而无奈,眼神中流露出一种无神和不知所措,这就是伊万科维奇离开前的真实写照。
虽然中国足协尚未正式官宣他的离任,对外宣称的理由也只是“休假”,但大家都知道,这不过是双方给彼此保留的最后一丝体面。当一切事宜处理完毕,那份正式的“下课文件”终将公布。伊万科维奇的离任,就像之前的几任主教练一样,虽然在意料之中,但情感上仍然难以接受。
他的战术固执、用人争议、临场指挥不当等问题,已经被大家吐槽了无数次。然而,在他那些表面的问题背后,其实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值得我们去尊重和深思。
在足协杯决赛中,边路飞翼谢文能、后腰悍将黄政宇被排除在大名单之外,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伊万科维奇对此直言不讳,他坦率地指出,这样的决定对于国脚级球员来说是不应该的,他们应该有机会参加这种高水平的赛事,感受那种氛围,这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此外,伊万科维奇在接受国足主教练的职位时,面临着众多的诱惑和机会。但他最终选择了中国,选择了国足,这并不是因为薪资更高,而是因为他认为过去十年乃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他可能是国足外籍主帅中最容易交谈、最不张扬的一位。他很少在合同中争取更多的权益,即使是在面临巨大的压力和质疑时,他也能够与足协进行平和的交流。
尽管他在国足的任期内遭遇了失败和质疑,但他仍然给中国足球留下了一条宝贵的建议:善待年轻球员,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和信任。他看到了年轻球员的潜力和成长速度,意识到了更新换代的必要性。
然而,我们也必须面对一个现实:仅有伊万科维奇的建议,中国足球并不能立即走上复兴的道路。我们的球员能力不足、选材面窄、球员储备匮乏等问题依然存在。不解决这些根本问题,即使有更多的主教练来接手国足,也难以改变现状。
因此,中国足协需要认真思考:在选择新任主教练时,除了熟悉亚洲足球和中国足球、有国际大赛成功的履历等硬性条件外,是否还应该考虑其他因素?如何利用未来一年半没有正式大赛的时间,通过热身赛等手段打磨出合适的阵容?如何让更多的年轻球员有机会走上场、参加更多的比赛?这些都是足协和中足联需要努力的方向。
伊万科维奇的离开,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思考和反思的空间。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中国足球能够真正地走出低谷,迎来新的希望和机遇。